a
Don’t _miss

Wire Festival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Nullam blandit hendrerit faucibus turpis dui.

<We_can_help/>

請輸入關鍵字進行搜尋

>(第二名)巫琦 — 閱讀心得

(第二名)巫琦 — 閱讀心得

陽光的一生—林宏裕教授居禮夫人化學營心得(巫琦)

「如果能追隨理想而生活,本著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誠實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則定能臻於至美至善的境地。」(出自於居禮夫人)

因為有地面,所以有高度;因為有終點,所以有路途;因為有荒蕪,所以有春天;因為有差距,所以有前進。我們的人生,因為有目標而有距離,有距離就必然要前進。麻雀所看到的的僅是比它更低的地面,而蒼鷹從不低頭,它看到的只有那一片廣闊的晴空。態度的不同,注定了它們未來的高度不同。如果說,時光是一條河流,那我們註定要逆流而上,永不停歇。

這本書中的主角——林宏裕教授,年輕時就為自己設下人生目標,並身體力行;前半生,花費大部分心力從事發明;後半生,花掉大部分財產投身公益。這個人只是一名大學兼任教授、資本額五百萬的小企業主,卻能捐出畢生積蓄超過四億元做公益。他是怎麼做到的?故事要從四十多年前說起。林宏裕與史上最有名的發明家愛迪生恰巧同月同日生,從小他就喜歡拆東西研究、組裝,特別是收音機等與電路有關的產品,鑽研之深。當完兵退伍之後,他帶著三本著作和八張專利證書到聯美電子公司求職。雖然應徵條件要求須國立大學畢業,但五專學歷的他憑著實力,在逾百位應徵者中獲得破格錄用,起薪高達遠遠超越當時大學畢業生的薪資水準。受雇的第二年,有人來洽購林宏裕發明的「萬能尺」專利權,激起他自行生產銷售萬能尺的念頭,不料這第一次創業卻因不擅行銷、通路,只撐了十個月便結束。他並未因此而放棄創業,當時萬能尺專利恰好得到中山學術基金會的中山技術發明獎,有三萬元獎金,加上他將暢銷著作版權賣斷給三民書局,湊足了第二筆創業金,開毆了第二次創業。這一次,他靠著自己發明的音響測試儀器打下江山。上市公司美律實業早年曾向他買過不少產品,美律董事長廖祿立分析,音響測試的領域不好做,因為聲音是活的,音響器材必須在無響室測試才能去除環境干擾,進口的測試儀器也很貴,動輒數十、上百萬元,但林宏裕研發的儀器卻可以直接在生產線上進行測試,很受業界歡迎。當年台灣這類人才不多,以前他的東西較先進,幾乎是獨門生意。音響測試領域的研發讓林宏裕又拿到兩個中山技術發明獎,他一生申請到十九項專利,發明了三十幾樣東西,曾被媒體封為「台灣愛迪生」。此外,他也發明了電話機測試儀,讓電話機製造商不必再大老遠將話機送到進口國測試認證。在那個台灣電子產品加工出口興盛的年代,他的身家財富隨之騰飛。

林宏裕的一生,真的可以說是形成十分明顯的對比——人生上半場:發明家,靠專利與獨家發明,累積豐厚財富;人生下半場:慈善家,財產捐助弱勢,家中破椅卻捨不得換。他從創業時起,便開始了低調行善之舉。看到報紙報導了需要幫助的人,他會請員工去郵局寄一、兩千元,這在四十年前是筆不小數目,在本書中有幾句話讓我感觸良深:「想敢發員工幫助弱勢的心,我出錢、你來寄、用你的名字也沒關係。」他說:「做事情比較重要啦,是不是我的名字,不重要。」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句話,但是我們可從其得知林宏裕這種為善不欲人知的作風,並未因為捐助金額越來越大而改變,值得讓我們去深思。又如二〇〇八年,他捐贈二十輛加裝輪椅自動升降機的復康巴士,給全國十九家老人安養機構,捐贈者名稱是「北科大校友」,不見其名,贈車典禮也由北科大校長出席,不見其人。

林宏裕教授很早就立下把一生財富大部分捐做公益、只留少數給子女的志願。在書中也曾提及過他不想讓子女變成養尊處優的「富二代」依賴習性,小孩念國中起就要他們到儀器廠打掃、澆花賺零用錢,學習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因為幼時祖父生意失敗、家道中落,他在清苦生活中長大,養成了異常節儉的習慣,卡西歐電子表戴了十年,家中幾張坐椅已一修再修,自己墊泡綿、做椅套,就是捨不得丟掉。在他準備退休、全心投入公益時,曾向子女說明要將財產大都捐出去的計畫,「他們很能接受,因為我從小就給他們這種精神教育,他們生活也過得跟我一樣清清淡淡的。」林宏裕說。原本捐助對象多元的林宏裕,大約自十年前開始改變做法,只投入較大金額的計畫性、長期性公益活動。一方面是以他想要捐出的規模,小額捐款用不完,另一方面是他發現經媒體報導過的急難、弱勢事件,援助就源源不絕,常常超過個案的需要,而且有些媒體為了可看性,會誇大事實,這種「做好事不留名分之心」非常值得我們的學習及效仿。

在陽光的背後是陰影,林宏裕教授在事業有成後的人生也不是一路順遂,幾年前林宏裕教授出現帕金森氏症的初期症狀,但他並未怨天尤人,反而更積極想完成公益目標,「現在一天能夠做事的時間只有四小時,大部分都拿來做公益。」他說,如今大部分財產幾乎都捐出去了,但仍低調不願透露總額。去年在宜蘭同鄉好友的勸說下,林宏裕出版了一本未上市、只捐贈做為中學生班級讀物的自傳。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為該自傳寫序,說林宏裕在有生之年以三階段完成「己立而立人」,第一階段累積技術與財力,第二階段傳承技術,第三階段窮畢生財力做公益,「理想的人生就是這樣!」李遠哲寫道。林宏裕的公司取名「陽光」,捐助的獎學金、復康巴士車隊和經由宜蘭縣府執行的公益基金,也全都以「陽光」命名。他說,這是有感於太陽每天升起,默默的發光發熱,帶給大地生機,而不求回報。林宏裕長期大量的做公益慈善事業,不斷的獻出愛心。他說:「財富,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與其全部留給子孫而用盡,不如回饋給國家、社會、母校,做有意義的公益、慈善事業。」他表示,捐輸不求回報,卻能獲得心靈上的愉悅,並且得到更多的敬重與信任,是他最大的收獲。尤其帶給社會的溫暖,更讓他覺得人生充滿意義。「施恩不望報」,卻在心靈上與精神上得到更多,鼓舞他在行善的路途上邁進。

為了在年老時也能對社會付出貢獻,林宏裕教授經常扮成慈眉善目的聖誕老人,如陽光一樣發光發熱,對學生與弱勢付出愛心,如此勇於慷慨解囊,究竟有什麼緣由呢?林宏裕說是「天命使然」。他小時候家境清寒,深知貧困人家生活的痛苦,及至於創業後,有了能力就開始捐錢。每次看到報紙上報導有需要幫助的貧困人家,就會去捐款,一千兩千元的捐輸,持續不斷行善。直到有一天,他在看電影時心血來潮,打電話回家,家人告知兒子出事送到醫院,他立即趕赴醫院。他那六歲的孩子不知得了什麼病,一臉驚恐急躁的樣子,連父母親都不認識,好像被某種靈魂附身一般,整個人都變了樣,醫生也束手無策。如此折騰到三更半夜,他想或許可以去求神明吧,於是前往林口竹林山觀音寺祈求神明保祐,接著又到行天宮及松山慈惠宮去拜拜,向神明禱告說:「莫非我的善事做得不夠多,才會發生這種事?」於是許願會做更多善事,下個月會捐至少六十萬元行善。說也奇怪,一回到家,兒子居然不藥而癒,好了起來。此一因緣,讓他覺得,冥冥之中上天鼓勵他要多做善事。過去他的功德做了不少,但是因有這樣「絕對的使命感」,他要在人生第三階段完成所訂下的目標,就是要盡自己的能力從事公益慈善事業。他認為捐款做善事,真的是上天賦予他的使命。

善良是一種美德,善意是一種選擇;善良是一種天性,善意是一種抉擇;善良是一種品性,善意是一種品質;善良是一種付出,善意是一種無私;善良是一種熱情,善意是一種真情。有人說“善良比聰明更難;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是一種選擇。”以此來看,善良也是一種難能的精神內涵與精神品質,無論你聰明與否,只能心中聰明善意,生活就會美妙許多,開心許多,簡單許多。事實上,在這個浮誇的社會中,能夠一直保持善良,那是一種難得的精神,在這種功利的社會中,想要始終堅守善意,那也是一種難得的珍貴,因此,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自己心中的那一片純淨之地,只有這樣,這個世界才會處處充滿溫情,時時充滿善意。

「沒有夢想的人生和鹹魚有什麼區別。」這句網路用語曾一度成為許多追夢年輕人的勵志名言,更為很多北漂帶去一絲溫暖。曾火爆全網的相聲演員岳雲鵬也有一段北漂的心酸的經歷史,他在某節目中說道:「我住過地下室,端過盤子洗過碗,什麼髒活累活沒幹過,您問我為什麼?那可能就是年輕氣盛時的不服輸吧。」他經過數年的努力,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相聲演員。哪有那麼多一夜成名,其實都是百鍊成鋼,這句話也應徵了「寶劍鋒從磨礪來,梅花香自苦寒來。」還有一位著名舞蹈家——金星,也是靠著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奮鬥精神成功的在上闖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他從小就開始練舞蹈,從村裡跳到團裡再到國內舞臺,最後跳出國際,而在九十年代能跳到國際舞臺的人屈指可數,更何況她憑著超高的精神力忍耐著生理上的不適,這樣的奮鬥精神實在是難能可貴。既然無法逃避生活的苦澀,那就享受它苦後回味的甘甜。也許只有在真正欣賞它後才能懂得:前途坎坷,卻也風景無限。面對遍佈的荊棘,需要不斷奮鬥,不斷超越,在拼搏中獲得蛻變。逆境,並不一定造就偉人,順境並非一定出庸才;並鍵在於你如何去看待。就如居禮夫人曾說過的一席話:「人要有毅力,否則將一事無成。」沒錯,在夢想的道路上,或許到處都是障礙,但如何跨過那一道道門檻、莫忘初衷,我想這就是決定「路」是否能走長遠的重要因素吧;不同的對待就有不同的結果或是不一樣的人生。所以,就讓我們在荊棘叢生的人生中踏出條路來,像著林宏裕教授一樣屢仆屢起,屢敗屢戰,在黑暗之中向陽而生,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