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聖賢

我認識張昭鼎教授是在1958年台大化工系畢業考上台大化學所時,那時候專攻物理化學的學生並不多,所以上下屆的學生常會聚在一起聊天。1962年出國之後就沒有和張教授連絡了,直到1972年第一次的休假(sabbaticalleave),我從古根漢基金(Guggenheim Foundation)申請到研究獎金(fellowship),因此可以休假一年,對象是劍橋大學(Cambridge University)。去英國途中,我在台灣停留,並順便到清大探望張教授,他於1968年從德國學成,回台灣任教,並於1970年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所以在1972年他的學術地位之崇高可想而知。他與他的夫人邀請我和我內人到他家去吃飯,同時也請了他系上的同事一起參加,氣氛非常融洽熱絡。後來中山科學院經常派學生到亞歷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來跟我攻讀博士學位.,而中科院也有偶而邀請我回台灣做報告,那時候張教授在中科院也有研究計畫在進行,所以每次接受中科院邀請時,我就會和張教授不是在中科院就是在清大碰面與討論。

中央研究院在李遠哲院長和浦大邦教授提議下成立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1983年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原分所)成立籌備處,並敦請張教授為籌備處主任。那時候,他與李院長就在溪頭舉辦了一個物理化學研習營,吸引了很多學生,講員有從美國回來的有丘應楠、林明璋、莊東榮、和我。我是第一次參加這類型的研習營,覺得辦的非常成功,多年後甚至還碰到參加那個研習營的學生。1993年以後原分所也嘗試著舉辦這類型的研習營,但氣氛都沒有溪頭那次的刺激與興奮。當時張教授籌備處的人力非常有限,能辦得出麼龐大而成功的研習營,非常讓我欽佩,也讓我體會到張教授的辦事與領導能力。

原分所籌備初期主任辦公室就備用現在凝態中心大樓前面建築物之內,我每次回台灣就會去那裡找張教授,那時候他就忙於申請經費建立原分所,同時也在忙著延攬人才到原分所服務,這其中當然有李遠哲院長的大力支持與幫忙。1993年亞歷桑那州立大學給我一年休假,我本來計畫半年在中山大學(他們替我申請到金開英講座),另外半年到慕尼黑(Munich)的工業大學(由Humboldt Foundation資助);那年春天,很不幸地,張主任病逝了,也因為這個緣故,我接了他的任務。那時候原分所已經蓋好了,面積與外貌已經與現在差不多,而且他與李院長也已經延攬了十幾位年輕優秀的研究員:原分所研究員–許艷珠、黃克寧、林森茂、何耀錦、劉尚斌、張大釗、陳貴賢、王玉麟、韓肇中、楊大衍、劉耀堂、莊東榮、劉國平、張煥正、林景泉、宋克嘉、汪治平。合聘研究員—陳逸聰(台大)、李遠鵬(清大)、黃良平(台大)、林金全(台大)、蘇志明(台大)。

這些年輕研究員都有非常優秀的研究背景,合聘研究員除了年輕的陳逸聰博士之外,其他四位都得到國科會的傑出獎,這對於正在籌備的原分所有很大的幫助。

在教育方面,張教授有很傑出的貢獻,除了科學月刊的貢獻之外,在培養人才方面也很出色。有一次我與張教授閒聊時提起他培養碩士的情況,他告訴我已經畢業了多少個碩士學生,雖然不記得精確的數目,但記得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目。因為在台灣我認識的人不多,但就我所知張教授的學生之一張宗仁教授,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教育家與學者。我1993年回台灣服務時,秋季一半的時間在中山大學執教,另一半時間在原分所工作。張宗仁教授是那時候的理學院院長,他後來又當了兩任的中山大學校長。所以當我聽到那個數字時讓我肅然起敬,因為只要張教授的學生當中有幾位像張宗仁教授那麼優秀的學生,就非常地了不起,對台灣的學術科技界的貢獻就可想而知。張教授對子女的教育也非常成功,他們育有兩女一男,其中有一男一女獲有博士學位,另一女獲有碩士學位。

我於1993年到原分所服務,於2007年退休,非常感謝原分所讓我保留著原來的辦公室和實驗室。現在原分所的面積與外觀和張教授原來建設的差不多,而且1993年以前延攬到原分所工作的研究員十幾年來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現,因此現在每次想到原分所的建設與表現時,就會想到張教授對原分所所做的貢獻,我都會充滿了對張教授的敬佩與感謝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