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哲生

其實『教改失敗要李遠哲負責』這個命題很奇怪,因為什麼是教改的失敗?

教育事務包羅萬象、要如何定義失敗呢?一個教育措施的改變,通常是有一批人受益,也就有一些既得利益者受到影響,只採信片面之詞,就說教改失敗,未免太偏頗與沉重。何況,李院長頂多是教改理念的啟蒙者而已,由於具有世界性的地位及誠懇、真實且親切的人格特質,所以,大家才會支持他希望下一代更好的理念。世界其他各國也常聽聞有教育改革的事,有不少理念啟蒙者的專家與學者參與,也不可能都有達到預期成果,短期內造成教育亂象也是無法避免,但是,很少聽到說學者要負責的論調。

同樣是思想啟蒙者,境遇大不同

教育體制與理念的改革與政治體制的改變有點相似性,孫逸仙先生是推翻五千年中國專制政體,創建民主共和的辛亥革命的催生啟蒙與奔走者,民國建立後,在中國內部造成幾十年的政治混亂。而這些要李院長為教改負責的陣營者,把孫先生尊為國父,還說如同青天白日千秋萬世長留,永垂不朽,卻沒有要孫先生為民國建立以來的政治與社會亂象負責。因此,要李院長概括承受所有教育政策失敗的責任,實在是太有立場、偏見及雙重標準。其實,社會上充斥著不同的家長團體、教師工會團體、公民團體,以自己的觀點針對此議題的言論與偏見,只是亂象而已,並不是失敗,是社會民主化後的表象。

負面選舉方式的誤導

過去每幾年都會發作一次教改爭論,而且每次都有一些政治人物或好事者說教改失敗要李遠哲院長負責。這些要李院長為「教改失敗」負責的論調,如今看來,不是別有用心,就是有政治意圖。尤其是後者更是明顯,在過去二次的總統大選時,教改成為雙方攻防議題之一,這種以教改議題來行政治鬥爭之實的戲碼,在當今世界文明國家裡,絕對不可能發生。然而在過去幾年的台灣,李院長卻活生生地被某個陣營拿來當作負面選舉的祭旗,而成為醜化及惡意攻擊的對象,這真是情何以堪的事啊!近一、二十年來,台灣的負面選舉方式盛行,尤其是總統大選,有些陣營就習於擅用負面攻擊的選舉技倆,而於二○○八年總統選舉時達到巔峰。也因此,李院長曾是被認為華人之光,年輕人學習典範,於此之後,因為抹黑醜化李院長於教改的角色、以訛傳訛而造成社會上對李院長的許多誤解與不諒解。前行政院教改會委員、教育部前部長黃榮村曾感嘆說,評論教改成敗,認為若脫離歷史軌跡,「跟統獨之爭、藍綠對立有何不同?」。這明顯地點出過去一、二十年的教改爭論,是有心者或帶著關心教育的假面具而另有其他目的的批評者,人云亦云地,以偏蓋全,未經深思即拿來醜化非我族類者。可悲的是,這個以教改議題做為負面選舉的材料的選舉方式,始作俑者在贏得選舉登上大位,執政多年後,也並沒有拿出妙方找出對策,而使教育問題永遠處在「爭論」的不確定狀態,反而於政治需要時,就拿此議題來消費李院長而獲取選舉利益。

沒有失敗,只是要更精進

一九八七年臺灣解除了黨禁、報禁,民間的各類要求自主聲音越來越大,戒嚴時期受到嚴密管制的教育相關事務,要求鬆綁的呼聲也此起彼落。在醞釀了七年後,在一九九四年四月十日,數千關心教育的民眾與團體走上街頭,提出各種不同訴求,這些訴求主要的包括有四大項:教育鬆綁、廣設高中大學、教育現代化、制定教育基本法等等,從此,在台灣的教育改革浪潮風起雲湧地展開,這期間,教育主管當局無論主動或被動也做了不少改革措施,而伴隨著這些改革措施的批評與責難也如影隨形而來。然而,從媒體、報章雜誌中我們看到經常發表與批評教育改革的都是一些熟面孔,很多不是學生的家長或者站在第一線的基礎教育工作者,甚至嚴格的說,他(她)可能與此波教育改革的利害關係疏遠或無關,卻上遍各種電子媒體高談闊論或斷章取義,以偏蓋全,把特例當成通例,責怪教育當局的不當措施。然而,事實上是如此嗎?很多教育事情的成與敗,常是見仁見智的事,你認為失敗,別人不見得認同。其實,在前面所提的四大訴求下,尤其是教育鬆綁的觀念下,這些年來,教育當局呼應人民的要求,也做了不少革命性的措施:

一、學校的自主管理:一九九四年開放公立大學校長校內普選,而不是像戒嚴時代由最高當局屬意的人選派任,大學招生也朝自主多元化方面發展,大學教授治校的觀念確立,教授自主性大幅提高,院長、系主任也是由教授中推選出來。影響所及,現在連高中、國中還有小學校長也都變成遴選方式。這是台灣教育行政制度的根本變革,讓教育事物受到政治干預的程度大為降低。

二、師資培育多元化:教改浪潮前,教師的培養都是由師範學院或者師專來負責,師範學院、師專培養小學老師,大學培養國中高中的老師,現在,則所有的大學都可以申請師資培育或成立相關科系讓有志於教育的大學畢業生達成心願。

三、中小學教科書的開放:教科書過去是教育部門統一編制的,現在可以讓一般的民間出版社來做。中小學過去稱為課程標準,現在改成課程綱要,教育當局只確立大方向大原則,至於細節部分由各個單位自己來定。

四、升學方式的變革:教改浪潮前的升學考試集中在筆試,二○○一年,廢止高中聯考制度,變成國中基本學力測驗,而且學生不再“一試定終身”可以通過分數來申請學校或者推薦等等的多元方式入學。高中升大學的入學方式,採取學測及指考等方式,由學生決定以何種方式,較符合自己興趣與志願來升學。由於不同升學方式,牽涉到不同教育理念背景,而且子弟升學也是學生家長最在意的事,教育當局常因此左右為難。而變來變去的升學措施,造成學生與家長的困擾,而成為被批評說是教改失敗的主要源頭。

一些似是而非的教改爭論議題

一、綜合高中的爭論:政府正在積極推行十二年國教,因為是國民教育,所以也就不該有普通高中與職業學校之分,而是該普設社區高中。高中時期的國民教育與國中時期的國民教育最大的不同應該是在此階段找出學生自己的興趣與專長,所以綜合高中型的社區高中的設立是對的(就像新竹縣竹北高中一樣的綜合高中),學校有普通科或其他技藝科,學區內高中生可依自己興趣選入自己的科別,高中畢業後,可選擇進入普通大學、專門技藝學校或科技大學繼續進修。過去,李院長提出廣設綜合高中而不是高職單獨設立的構想,應是從這個觀念出發,而不是說要摧毀職業教育體系。過往的數年,綜合高中執行反應不甚好,是教育當局沒有做好配套措施造成的後果,如相關師資的配合不足與過於僵化的師資員額限制等。如今看來,當十二年國教的實施是勢在必行時,李院長的教育理念清晰且前瞻又務實,所以說教育改革若有所謂的困境,問題不在當初行政院教改會提出的教育改革方向有問題,而是政策配套措施或執行方案有缺失所造成。

二、廣設大學的是非:長期關心教改的東吳大學物理系名譽教授劉源俊說,教改就像詐欺事業。這未免言重了!二十年前台灣只有二十九所大學,但廣設大學後,目前有一五○多所。然而,大學教育從以前菁英教育轉變為普及教育,有什麼不好?像美國社會在政治上與藝術上有良好表現的人,往往是州立大學或社區大學的畢業生,而不是來自研究型大學的所謂菁英學生。上大學,畢業卻學非所用,不是教改出問題而是個人及家長選系問題,學生程度低落是教授與學生要面對的問題,而不是廣設大學的政策不對。只是過往不少專科改制都是選舉及政治考量,而且技專升格大學後,沒有維持技職精神。而以技藝為主的大學的學生,也不一定要與傳統大學相提並論,這類大學的學生,如果對某個技藝有天份,就不一定要求學生的每一個學科都要低標,否則王建民就進不了國立體大。而說現在大學生水準素質差,有點誤判現實且不夠厚道。

三、明星高中存在的爭論:十二年國教實施後,出現了明星高中存在與否的爭論,也冒出了小學、國中及高中各階段的教育定位問題,一位國小校長曾提出一些問題,是否要常態編班教學?小學或國中階段知識教育重要呢?還是品德教育重要呢?其實,國小階段是學習基礎教育,國中階段是品德教育與知識教育並重階段,高中階段是以找出學生自己的興趣與專長的教育為主。教育當局要求常態編班的教育,應該以國小、國中階段為主。而當全國的高中都是以學區分發為主的社區高中時,社區高中的校長及老師們可針對社區附近可利用的教育資源,發展出具有特色的社區高中,這樣以筆試為主的入學方式,依照分數排序分發所產生的明星學校就不會出現。

結論

過去數年間,有位黃姓教授常說以往國內整個教育政策由李遠哲院長操盤,說李院長只憑熱情,缺乏「專業理性」的引導,還說李遠哲是教改教父,用教父這詞有欠考慮。在黑社會幫派裡,很多內部事情都是由教父拍板定案,但是過去二十年的教改實際事務,李院長很少牽涉其中。行政院教改會的《教改報告書》,都是經過冗長反覆的討論後才定案的。前些時候,韓國的學界與教育人士認為臺灣因為有了多年教改,學生充滿著多元創造力,不像韓國僵化的教育體制,而導致韓國國內幾家國際型大企業紛紛來台灣以各種方式尋才。因此,不禁要說:教改沒有失敗。也期盼從今以後,不應該有李遠哲要為教改負責的論調,因為那是一種過去負面選舉方式的伎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