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蕭雅慧(傅麗玉老師 指導)
11/29 am 12:00 寫於出發前:
小週末的晚上,我一個人在寢室整理著行李,嘴裡不斷叨念著’盥洗用具、小隊員名單、海報、藍色營服……,還缺什麼?’,眼中看著滿滿的行李,心中不禁暗暗禱告,祈禱明天會是個晴朗的好天氣,雖然已經連續下了好幾天雨,不過傅老師說過,明天可是個精挑細選過的黃道吉日(老師還細心的安排在國中生剛考完月考時)!相信明天迎接我們的定會是個美麗的天氣。回想起這兩個星期來緊鑼密鼓的準備:學習單的設計、修改;晚上一群人窩在教育館213教室畫海報,海報畫著畫著,也漸漸把彼此間的情誼彩上繽紛的色彩;醫用藥品的替換及更新;獎品、零食及礦泉水的採購,想著想著,心中有種莫名的興奮,期待明天的到來,幻想著這會是個怎樣的營隊呢?!
報到
一早當大家忙著把東西從老師辦公室往樓下搬時,神通廣大的活動組不知從哪弄出一張桌子,兩張椅子,隨即名牌、營手冊以及營服一擺,不一會兒功夫就弄出個有模有樣的報到處!之後,隨著各校的師生陸續到達,我們也逐漸忙碌起來。
報到後我們各自將小隊帶到自己的秘密基地,進行行前基本特訓(填寫白色活動問卷)。來自不同學校的學生,大家身上似乎有著一圈看不見的防禦環,無論怎麼說,總是無法使他們彼此間坐的再靠近些以方便彼此自我介紹,每個人臉上似乎也帶著一股不怎麼安心的表情,與上山後大家經過兩天一夜同甘苦共患難後,自然而然擠在一起吃飯、討論事情、互留資料有著天壤差別。
將近8:30時,老師開始催促我們準備出發,大家一陣手忙腳亂的將行李以及睡袋等這兩天需要的東西往小巴士丟,老師還在一旁以擴音器吆喝增加氣氛:”大家不要太急,不過3分鐘內要把東西搬好”,聽得我們啼笑皆非。隨後往尖石國中出發。沿途在大家的嬉鬧聲中,竟覺路程比探勘時的感覺短。
始業式及了解古機械科學原理
這是從小到大所有參加過的活動中,我最喜歡的始業式,傅老師以簡單扼要的方式介紹營隊及所有成員,少了許多官員攏長的談話,其實我覺得這種精簡的提要方式反而更能抓住所有學生的注意力。
接下來的成大古機械課程,他們是以PowerPoint方式上課,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準備的很用心,為避免以文字形容過於抽象,檔案都盡量用圖形方式呈現,尤其禮堂後擺了許多他們遠從成大運上來的古物(包含古鎖、木牛流馬或木車馬等),讓小朋友可以利用空閒時間自己動手操作看看,這做法很好。不過我會覺得他們以PowerPoint介紹的時間太長了,較少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或親自參與,尤其是關於時間的部分,像提到仰儀、水運儀或漏刻等,這些立體的東西以平面的圖形來介紹,對國中生而言,感覺似乎抽象了一點,較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從這裡我也發現了平地生與原住民不同的地方,即使這種靜態課程與學校上課方式有點像,也即使這是個可以在家休息不用唸書的星期六,平地生“看起來”依然會專心的看著講課的人;但是原住民學生則有較不同的反應,我們這隊有3個原住民學生,其中一個是全校第二名(田常欣),其他兩個原住民學生在成績上並沒有較特殊表現。根據常欣自己的形容,因為月考的關係已有4天沒有睡好覺,但她仍然會乖乖坐在位子上聽課。但是另兩個原住民學生則在上課一陣子後就不上課了,她們一會而要上廁所,一會兒說要回宿舍,一下子又說想去教室,就是不希望我跟,因為擔心有危險,我一直跟著她們,跑上跑下她們一點也不覺得累(可是我好累!),直到後來跟她們達成協議:我先回大禮堂,她們自己去晃一晃,10分鐘後就會回來上課。
第一天晚上的木車馬製作,是由小組共同完成。記得營前的討論,我們總是認為要國中生平空生出一輛馬車,難度實在很高,但是從每一組的成品可以驗證(取材廣泛:大如垃圾桶蓋、樹枝,小像咖啡罐、養樂多瓶等),”要給學生機會,要相信學生能,他們能做得比我們所想像的好”。
泰雅陷阱科學原理與檢視陷阱成果
不只是國中生,我也好喜歡這個課程!雖然錄影帶預先看過一次,可是親身體驗的感覺就是不一樣(我覺得這同時驗證了無論教學媒體再先進,所謂的秀才不出門能靠影音資訊知天下事,也無法完全取代親自接觸大自然的戶外學習),更讓人佩服原住民祖先的智慧。
誰說科學只能存在實驗室,誰說實驗一定需要昂貴機密儀器,誰說原住民不適合學科學,老人家范先生的泰雅陷阱正好將此逐一推翻,隨手取得的竹子,削成一片片竹片,以不同方式組合,便形成一個個不同功能的陷阱(我覺得比較難能可貴的是這些陷阱不具殺傷力,如果陷阱抓到的是一隻小動物或是一隻懷孕的動物,隨時都可以放回去,這些陷阱不會對動物造成傷害,不會導致牠們即使回到大自然界中喪失求生存能力),仔細探就陷阱細節,這不正是讓許多國中生頭痛的理化槓桿原理嗎,可是放眼望去,尖石國中的操場上,是一大群剛吃完午餐的國中生帶著興奮的表情,聚精會神的盯著老人家講解陷阱製作方法,這時候不論是原住民或平地生同樣的專注在上這堂課,不時還穿插著原住民學生的聲音:’這我看過我哥做過’、’我小時後看過我爸用這陷阱抓山豬’……。
雖然感興趣,可是示範後的小組製作陷阱,大家卻一籌莫展,不知從何著手,還是常欣率先提議我們應該先弄支尖的竹子和竹片來,才能做陷阱,為了激勵大家,從沒拿過比水果刀更大刀的我自告奮勇為大家將竹子削尖,可想而知,弄了老半天,也不見竹子有變尖,常欣看不下去,接手削竹子,只見她輕輕鬆鬆就把竹子削好了(雖然不見得削得很完美,但從她拿番刀的樣子就可以看得出來非常有架式,),不過,最後還是老人家親自指導,並且確定每個學生都會裝置陷阱,才結束這堂課。
除了各組在操場上安置的陷阱外,范先生特地在圍牆外也安置了一個較大的陷阱,原本我認為這裡怎麼可能真的出現動物,對這個陷阱也沒特別注意,沒想到第二天的陷阱成果檢視,呈現的居然是陷阱已被破壞,在都市中長大的我,不敢相信就在我們昨天晚上睡覺的時候,曾有隻動物被陷阱逮個正著。
除了佩服老人家滿腹的知識及經驗外,最讓我感動的是他的熱情,當他發現陷阱可能曾逮到一隻大白鼻心,後來掙扎逃脫後,除了懊惱早知道應把陷阱做的更堅固些外,為了想辦法招待我們,特地請兒子將家裡的飛鼠送過來,讓我們開開眼界(這還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看到飛鼠),並熱心為我們講解飛鼠的習性和特性(若想抓飛鼠,只要在晚上移動手電筒,就會發現飛鼠的眼睛因為接觸到光亮便如同失明般,因此身體會定住不動),以及泰雅族的命名法,最後更是大方的想將珍貴的飛鼠送給我們這群遠來的客人。
我相信老人家教給我們的一切,決不會只有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對所有參加STS營的師生都會是一輩子珍貴且難忘的回憶。
大地遊戲及早操
從國中生填的活動問卷可以看出,不分平地生和原住民學生,他們都很喜歡這類活動,尤其這類競賽型活動常需小組團隊合作,共同努力完成一項工作。
活動過程中,我就遇到原住民女學生剛開始就說她腳痛不想玩,總要花費一番口舌跟她談,最後她才心不甘情不願的擺著臉色參與,可是遊戲一旦進行後最興奮,加油聲喊的最大聲的卻也是她。而且看著他們參與每個活動時,總是不分學校、不分身分(原住民或來自平地)聚在一起共同討論,共同為同一個目標努力,讓我發自內心覺得,如果老師能建立起學生的使命感,其實沒有哪個學生會缺乏榮譽心;當他們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時,更可以卸除彼此間的隔閡,從中建立較深刻的人與人關係。我對原住民國中生與平地國中生的印象
從這次活動營與原住民學生的談話,我才對原住民學生有較深一層的認識,也從他們的家庭背景及生長環境,了解為什麼原住民的教育較不受重視(並非他們不適合唸書或學科學,只是家裡對他們的教育就不強調唸書),或者為什麼後山的學生很早也許國中畢業就結婚(由於原住民天生較樂天,加上家裡孩子多,父母養不起,甚至整個文化背景就是這樣),因此我覺得原住民孩子迫切需要的不是一些想退隱山林的平地教師(平地教師可能會讓原住民漢化的更明顯,慢慢失去其固有特色;又或者因為不了解他們,對學生的影響很有限),而是有抱負的原住民教師,他們了解原住民,知道原住民需要和欠缺的是什麼,能以原住民的文化和方式來教導孩子。
此外我還覺得原住民學生遇到事情或問題時,比較會直接動手去做;而平地生就可能會傾向等著老師引導,也許沒有所謂好或壞,只是不同的生活環境或教育方式所培養出的學生個性就會有所差異。不過我認為,就需要較多實驗驗證的科學而言,主動動手嘗試,不怕失敗的學習態度可能較容易獲得屬於自己的知識。
原住民對長輩的尊重也讓我印象深刻,記得我們那小隊的原民學生曾一不只一次跟我提到,飛鼠的內臟很珍貴,只有老人家可以吃,或上陷阱課程時,雖然原住民學生都認識老人家范先生,也對陷阱有點概念,但是仍安靜聽課不吵鬧。關於原住民對老人家的尊重,真的很值得我們效法,反觀目前社會情況,常有許多獨居老人或者為爭奪財產不惜對長輩動粗等新聞,相對於原住民的表現,我們過去卻常以”土番”稱呼他們,關於此值得我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