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牟中原

第一次聽到張昭鼎教授這個名字還是我在念大四(1969)的時候,當時聽到清華的同學說清華化學系來了一位年輕有活力的無機化學家。從同學興奮的談話,當時就覺得很嚮往。出國唸書做研究七年以後在民國67年回到台大化學系,當時在同一時候清華化學系的系主任就是張教授。相對於台大,清華化學那個時候有許多新回國的生力軍,包括廖俊臣,劉兆玄,賴昭正和張昭鼎教授等人,當時真是青年才俊意氣風發。給了台大化學系非常大的壓力,也促使兩系的良性競爭從而開啟台灣化學界的發展。當時張先生對清華化學系的快速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真正和張先生有深入的接觸是他在我回國不久後就邀請我為科學月刊寫文章,並為高中生回答疑難問題,不久1983年之後因為機緣,他和女兒搬到我家對面暫住一年,就常有機會碰到他,此時他已經開始在推動很多有關國家科學發展的事。他常和我談起科學發展的方向,到了90年代初期因為籌辦原分所,他是住在台北的,也同時接任科學月刊社社長。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張先生帶我深入的投入科學月刊,主要是因為張先生的感召,他那種為公眾事務的熱情,是具有相當感染性。記得他找我擔任科學教育的委員會召集人並告訴我放心用錢辦活動,當時科學月刊也頗有一番新氣象。原分所籌備的事情更是耗他大量的精力,我們都看到他除了熱情以外,勇於承擔的一面。張先生是個喜歡跑步的人記得在那幾年經常看到他清晨一個人環繞台大外的馬路跑一整圈,我猜想有四公里吧。真是佩服。但是那幾年台北市正在建造捷運,街道上塵土很多。可能在那樣的環境長跑對他的呼吸系統有傷害。後來他氣喘病發作英年早逝,甚為遺憾,是我國科學界的一大損失。其實在90年代初期那段時間,張先生是非常的忙碌,他在兩岸學術交流,環保運動,社會運動以及民間科學都著力很深。這反映了張先生是全面關照科學與人文的人才。我今天能夠得到張昭鼎紀念基金會的講座也實在應感謝昭鼎先生為台灣科學奠定基礎所創造的環境。

我本來是學理論化學,從事統計力學的研究。但是因為對實驗有興趣,從1980年代就在微胞化學做了一些實驗的研究工作。但是還是以理論研究為主。一直到1991年碳60大批製造的方法報導,我成為台灣第一個製造碳60的實驗室,從那時我才開始大量投入實驗工作,主要研究碳60及奈米碳管,當時和陸天堯,鄭淑芬,與吳茂昆教授都有合作研究,取得一些成績。1992年中孔洞分子篩發表不久,我覺得可以運用我以前在界面活性劑的知識切入這個領域,因此開展了這方面的工作。很幸運的,我第一篇論文(與林弘萍合作)就被Science接受,因此取得相對優勢,而在此領域大展鴻圖。最近15年的工作多半是在這個領域的合成及運用。早期我主要是做中孔洞分子篩形貌控制,接著在1999年開始進入催化領域的運用。當時的博士後研究員陳長林與王志龍博士都做了很重要的開發。因此我這個實驗室一直在催化領域有所發展。最近則集中在奈米金及其合金的催化。這方面是由林弘萍與王愛琴博士所發展出來的研究路線。

從2003年由於洪燕博士加入我們實驗室,我又開展了奈米中孔洞材料在生物醫學的運用。第一個學生林育申非常努力,做出了奈米級中孔洞二氧化矽材料可以包含核磁共振顯影劑,從而開展了在醫學影像的工作,接著又與國衛院合作從事幹細胞的研究,一直到現在都有延續合作關係,使得我們實驗室對醫學的了解有更深入的發展。另外由於華盛頓大學林天送教授參與合作,能夠發展奈米仿生酵素的開發,其中以李佳洪博士的開展貢獻最大,到今天我們能夠發展到深入了解SOD酵素的催化機制。另外一項長期合作研究發展是和麻省理工教授陳守信教授研究超冷的水,在奈米孔洞中所填充的水一直冷卻到負200°K都不會結冰,因此我們得以利用各種工具,包含中子散射來研究超冷的水。這方面已經合作研究8年,有許多重要工作的發表。

最近這10年能夠開展這麼多有趣重要的工作,實在是得益於國科會的奈米國家型計畫,得到經費上很好的支柱,在此應感謝奈米國家型計畫,以及吳茂昆教授的一路鼓勵。(本文作者為今年昭鼎講座得主,任教於台灣大學化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