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季昀(清華大學 化學系講座教授)
過去二十年,台灣社會無論在科技扎根、經濟發展、民主意識提升,均有令人激賞的表現。無庸置疑、清華大學化學系的師長亦有投入這些艱辛的奮鬥歷程,在此僅略述我個人對張昭鼎與劉兆玄兩位師長的瞭解。
張昭鼎教授專攻放射化學,於1968年進入本系擔任教職,同時期並於中科院核能研究所任研究員,並掌管無機化學組,與大部份的化學學術資源。而劉兆玄教授則從事有機金屬化學研究,自1971年由加拿大畢業歸國、亦進入本系服務,兩位均深獲上級長官器重,被譽為清華化學系的學術台柱。此外,他們都義務投入當時「科學月刊」的編輯與纂搞,將自然科學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介紹給社會大眾,亦鼓勵資優高中畢業生,進入國內大專院校從事基礎科學研究,創風氣之先並蔚為潮流。
張教授個性沉穩內斂,教學嚴肅而認真,同學雖推崇其專業學術素養,但較無法建立課堂外的師生情誼。反之,劉教授開朗、風趣並多才多藝,熱愛教學,把上課當成主持節目,將枯燥的專業科目講授,變化為一場瞠目結舌的個人表演秀。記憶最為深刻的是大三上學期的無機化學課,劉教授利用量子化學理論以推導無機結晶場論。連續一個月,整間階梯教室,座無虛席,擠滿著大三、四的同學。到最後一天,終於等到預期的能階差異結果Δ= 10DQ,那種如釋重負感覺,有如親身參與研究,久久不能平復。
自1982年起的十年期間,張教授獲聘任為中研院原分所籌備處主任,輔佐李遠哲哲博士,從事忙碌的學術行政工作。此外、他亦主導「科學月刊」積極轉型、提振台灣本土科技與學術研究,並擔任台北縣政府諮詢顧問,利用兩岸融冰的先機,率台灣清華大學教授同仁訪問北京清華大學,開啟學術交流。1987年,輪到我自已返回母系任教,有幸成為他們的同事,可以更清楚學習、觀察他們的行事風格。
此時,劉教授亦獲派任為清華大學校長,擴展學術研究、開啟清華新氣象。在職期間亦拒絕「調查局」進入校園逮捕學生,以維護大學校園獨立自主精神。在解嚴後亦率先動員全校教職員生,以民主方式完成新的清華大學組織規程,為清華校園之民主及教授治校奠立可大可久之基礎。此外,由於治校成果斐然,他於1993年獲邀進入內閣擔任交通部長,並接續擔任國科會主任委員、1997年轉任行政院副院長之職。兩年後的921地震賑災順利圓滿成功,亦為災區與全國民眾所津津樂道。
2000年政權輪替之後,劉教授歸建清華大學擔任講座教授,曾想重拾教鞭,回歸前瞻化學學術研究,但考慮個人興趣與客觀時空環境,乃毅然留在教育行政領域,繼續關心百年樹人的宏觀大計。2004年獲聘為東吳大學校長,任內推動該校為教學卓越大學,培養具知識、常識、見識、膽識、賞識、有創新及執行能力的社會中堅人才,該理念亦深獲該校畢業校友與在校師生的共同推崇。
2008年,在接任新政府行政院長的前夕,張昭鼎紀念基金會的理、監事們,共同推舉劉兆玄教授為本年度紀念講座的獲獎人。此舉乃間接為張昭鼎教授肯定昔日同事,大如對國家社會、小至化學學術界,的直、間接貢獻與卓越學術成就。此項決定,早已在母系畢業系友與師生間激盪起正面迴響。我個人僅在此反映系友期望,盼劉教授能在未來四年,一肩承擔全國民眾的託付,積極改造廉能政府,提升國家的整體競爭力,再創「清華化學系人」的優良傳統與行為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