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泰森

前一陣子的全球各種媒體包括平面報紙及電視及網路新聞無不圍繞著NBA紐約尼克隊球員林書豪的種種人生經歷打轉,從球場上或者賽後接受訪問的表現,林書豪的善良、謙虛、智慧、正直、領袖、堅毅、沉著,真是可以做為許多年輕人的表率及學習的榜樣,但是仔細想想,林書豪現象的產生背後,其實,美國教育體系加上家庭教育兩者扮演著相當重要角色。由於處在美國的教育環境下,林書豪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讓孩子朝自己的興趣發展,但又不完全放縱,在中小學時代,林書豪想要玩籃球,母親林書豪要先把家庭作業及該唸的書唸完,才能打球,而且林書豪的父親也常陪兒子打球,這與一般在美的亞裔父母略有所差異。

其實,林書豪在得到當前的榮耀之前,曾經歷過的不少挫折,家庭教育幫助了林書豪經歷這一段尋求夢想、忍受挫折、然後逐夢踏實的過程。林書豪在台灣的大伯林繼宗說,林書豪在遭遇挫折時,林書豪父母會給與不斷的鼓勵。成長過程中,亞裔的身份所帶來自各方的冷嘲熱諷,隨著林書豪以球技不斷征服對手,更是如排山倒海而來,一開始林書豪還不太能夠接受,但是,林書豪的父親告訴他要保持冷靜,不要被激怒,也因此,長大之後,在面對類似歧視與嘲諷或其他挫折時,林書豪能夠放開心胸,處之泰然,不會受到影響。這也就是說,林書豪的父母注重孩子品格的培養而非最後的成果,使得林書豪不會在輸贏的壓力下患得患失,反而更能謙遜感恩地享受籃球的樂趣,發揮出更大的潛能。

林書豪奇蹟的產生正是說美國的學校教育與林書豪的家庭教育與我們這兒教育體系與父母教育觀念最大的不同之處。一樣的台灣人,在美國能,而在台灣卻不能,他的伯父曾在一次的媒體訪問中懇切地期待林書豪的事蹟能提供給台灣的教育當局與家長們深思。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林書豪的父母,你會讓這樣會讀書的孩子去打球,甚至成為職業球員嗎?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孩子的父母很少在乎孩子的興趣,只注意甚至強迫小孩子去學習各種才藝,他們加於孩子的種種學習規劃,常說是為孩子好,而能贏在起跑點,其實,這只是反應出父母對子女能成龍成鳳的一種「強迫性焦慮」而已。過去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院長所推動的教改,其實是要這兒的家長與父母要有林書豪父母的教育思維與方式,但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士大夫觀念,根深蒂固於我們的社會,這也就成為李院長推動台灣教育改革功虧一簣,始終無法完全成功的根本原因,也因此讓李院長等學者專家們的教改初衷被嚴重的扭曲與醜化,進而被有心人士,尤其是心術不正的政客所利用而成為國內藍綠惡鬥下的祭品。

而在此時,政府在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其實,某種程度上,應該是當局肯定過去十年教改成果、想延續快樂與多元學習的教改理念的積極作法。希望本文所提到林書豪的例子也能給支持或反對十二年國民教育的學者專家與家長們深思與參考。大家不應該從政治思維或認為自己的成長經驗為最好的角度來論斷十二年國民教育好與壞,該與不該做,而是該從如何同心協力一起作好十二年國民教育,而讓我們的新生代能在更優良的環境下被教育與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