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屏東女中 陳紀禧

說得出名字的傳奇人物,我們聽過他們的故事,大部分的名字裡沒有中文字,「居禮夫人高中化學營」則是將台灣的傳奇直接帶到臺上,他們在臺上演講,我們在臺下聽。

初由朋友介紹而得知此營隊的消息,心裡很是猶豫,因為目前是高二升高三的關鍵階段,和我同年紀的人任誰都會把今年的暑假看得比什麼都重要,鮮少有人願意在這時還報名營隊,拒學業於千里之外將近一週的時間,再者屏東孩子要「遠赴」桃園,交通上有諸多不方便,好在有朋友同行而她的家人很樂意順道載我一程,因此在朋友的鼓勵之下,把學校進度落後的害怕、離家6 天的擔憂,勇敢拋諸腦後,啟程帶著興奮,我邁向未知。

營期中間4 天裡,安排各式各樣的專題演講,從80 幾歲到30 幾歲他們的人生經歷,都值得底下的聽眾去向之看齊、對之表示崇敬之處。演說中有幾個片段,現在依然烙印於腦中,「教育是給與學習者未知,讓他們自己找出解決之道,而目前臺灣所謂『教育』,美其名是教育,實則訓練學校,教的多是已經有答案的事情,教育和訓練最大的差異在於訓練是傳授已知,教育則否。」、「不是因為看到希望才去堅持是因為堅持而看見了希望。」

這些講者當中很多人,也許年長到可以當我們學員的父母,甚至是祖父母,聆聽演講的過程,卻感覺不出舞臺及觀眾席間有跨不過的鴻溝,我想科學家不論老少,始終保有一顆赤子之心,從年輕幻想到老有了這些奇發異想的出現,再藉由人們的努力實現帶動了整個科技、社會的進步。

位於遠處的座位上,看不清臺上的人的面貌,而他們雙眼可能使用,許久正逐漸退化或早已退化,但當他們開始談到自己的專業、理想時卻宛如有一道紅熱的雷射光,掃射全場跑進每個人的眼裡心裡。

當時才了解我們這群90 後或比90 後大一點,其實一直默默地在被重視著,除了眼前的講師,相信有更多的無名氏將自己的未來、臺灣的未來託付給了我們。

化學也可以稱為變化之學,好比人生每位大人物的成功背後多少留下了淚水、汗水的痕跡,有幸能在居禮夫人高中化學營親耳聽到從成功吐露出的失敗是很難得的經驗,對於將來我們還處在迷惘的階段,許多無知累積形成了無形的壓力,能夠獲得這些寶貴的挫折分享令人感動不已。

營期時的隊員、隊輔有如原子世界裡的基本粒子,夥伴相處的點點滴滴,大概是每個營隊不可或缺的要素,我的隊友大部分為中、北部人而且來頭也不小,起初煩惱著該如何與他們應對進退,怕自己的一句話乾場,被認為是傻勁滿點的屏東女孩,那時心裡的小鹿不是亂撞,是焦慮的四處徘徊,本來遲遲不敢隨便開口,到後來能逐漸和大家一起暢談,從天南聊到地北,還記得第一次晚餐結束後的團康、聽演講時的低聲細語、在房間排戲時的種種荒唐及樂趣,最後上臺的演出在鎂光燈下的第三小隊十分耀眼,我想在彼此心裡,我們都以自己還有共同學習、玩樂6 天的大家而感到驕傲。

飲水思源,基礎的功夫札得夠深、夠穩,在遭遇從四面八方而來的挑戰也能臨危不亂、處之泰然,另外從兩次實驗課中也領悟到長久以來,自己對於做實驗的態度,沒有想像中謹慎,失敗的實驗經驗帶給我很多省思,日後操作實驗時會憶起這次的挫折更加認真的對待每一個實驗。

從剛接觸化學到了解化學喜歡上化學,已經歷了一段時間,以後我不能篤定自己會踏上化學之路且持續拓展道路,不過我確定因為在自己即將升高三時來到了居禮夫人高中化學營,帶了一卡車的熱情及勇氣回屏東,會繼續相信自己,堅持自己的初衷,保持對化學、科學的高度興趣及興致,follow my heart and just do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