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敏超
最近,我常想如果沒有十年教改,會有今日在美國職棒大聯盟優質表現的王建民或者漸漸在世界女子職業網壇展露光芒的詹詠然和莊佳容嗎?
過去的許多年來,有很多人愛談教改,也有人喜歡批評過去幾年來的教育改革措施,由於又滲入了意識型態及政治因素,有些人簡直認為過去的教育改革措施幾乎一無是處,徹底的失敗。然而真的是如此嗎?在我看來,剛好相反,儘管實施的過程中,有些令人不甚滿意的缺失,但是這些都是可以修正的教育行政措施,而從教育精神及因材施教的觀點來看,這些年來,許多年輕學子在包括數理及運動等各方面的國際競賽的表現,我認為十年教改是沒有失敗的。
仔細想想,教改的爭議的根源應該是在每個人都自以為是教育價值觀的差異所造成。但是,如果我們認同「因材施教」的說法,過去教改先進們所強調的「教育鬆綁」及「多元化」的精神就要被肯定。否則,王建民的打棒球天份及詹詠然和莊佳容的打網球天份,也會因升學主義的壟罩及一元化的價值觀而被埋沒掉。而一些教改批評者所說的「一綱多本」、「升學與課業加重」或「英文成績低落及雙峰現象產生」等問題,其實很多是這些教改批評者及家長仍維持在智育教育為主及怕輸在起跑點的教育價值觀所衍生的表象。
在認同教改想法且從教改的理念出發,基金會的工作同仁在顧問及董事們的鞭策下,積極協助參與國中小學相關的科學教育,希望能夠提供一些體制內無法支出的經費與人力支援。過去數年間,新竹縣市好幾個公私立國中參與「大學教授協助國中九年一貫科學實驗教育」計畫,顯然地,教改的理念與精神已漸漸在相關的校長與老師中發酵,所以肯讓學生多元化的學習科學知識,而不只是讀讀課本而已。目前,這個計畫仍在持續進行,參與的學校反應不錯,也有一些良好的成果。例如,多年來一直參與「大學教授協助國中九年一貫科學實驗教育」計畫的新竹市虎林國中的「數理研究社」的指導老師孟慶台所帶領的科學研習團隊,這兩三年裡屢在國內相關科學教育競賽得名,而其所執行此計畫所開發出的數學教案,更在去年獲得台灣科學教育館舉辦的「中華民國中小學教師自然科學與數學教學設計競賽」中國中數學組特優獎。台灣科學教育館也將在今年將教案內容出書,讓全國相關老師參考。另外,從今年起也有兩個學校參與基金會和華婉文教基金會合辦的「大手攜小手」科學教育計畫。此計畫是邀請附近大學的碩士班以上的學生協助國中生科展的相關實驗工作,以輔導及協助的立場,從旁幫忙國中生如何選題目、設計實驗及討論等等,讓國中生能及早了解真正的科學研究方法,而能避免以往科展作品中過多學校任課老師參與製作的毛病。此計畫執行數月,已在今年新竹市的科展看出成效,參與「大手攜小手」計畫兩個學校分別在參加的組別獲得第三名及佳作。
因此,我要說的,儘管有些人不懷好意的以李院長當作箭靶,批評過往教改的是是非非,但是,我要說的是,從我個人長期接觸國、高中的校長與老師們,其實教改理念已在他們心中發光發熱,並且努力去實踐它而且深具成效。所以,我非常認同198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波拉尼先生,於「2006化學動態學新趨勢國際研討會的演講」中所提到的話:「李遠哲年輕時遠赴柏克萊與波士頓進行科學研究,對台灣的學子來說,已經是個耳熟能詳的故事。但我覺得以後大家更為津津樂道的,將會是成就斐然的李遠哲毅然選擇回到故鄉的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