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威德(南投宏仁國中)

去年,很可惜沒有參加科展的機會,所以我利用了網路上可得的資源,大範圍的涉獵有關科展的相關事宜、思考模式及製作方法等,發現一件科學作品的形成,從發現問題到得到結論的過程,勢必會遇到不少的困難。這一屆,剛開學時,班導師楊沛勳老師就很熱心的幫忙班上對科學有興趣的同學尋找科展的指導老師,希望我們能夠親自體會一件科學作品的完成確實是不簡單的。最後,很感謝李季篤老師願意指導我們完成一件科學作品。

一開始,我們安排四人小組,但李季篤老師比較希望能夠二人一組參賽,又正巧此時所有對科學研究有興趣的同學都在尋找搭檔,也因此所有研究組別的組成成員都做了一次大變動。其中,我特別想恭喜游子慧同學,他原本想對生物有深入的研究,決定和班上尤寶淑同學研究──「搗杵之音」這件作品,而作品也順利的取得了南投縣的代表權,祝福她們在全國賽能夠再傳捷報。在研究成員一陣走馬換將後,我和劉子碩同學及蔡澤明同學一起對台灣騷斯的生活做深入性的研究。生。

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先備知識的不足會對自己的思考方向有深遠的影響,為此,我們特別看了一次李季篤老師所出版的兩本昆蟲手札,也讓我們對昆蟲的生活更有興趣了,其實,大自然的小小生命都有大大的奧妙,我們認為相當平常的本能行為,其實也具有一定的意義。有時我甚至懷疑,是不是自認為主宰世界的人類其實是被這些小小生命所操控著呢?

另外,在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一份科學研究的完成著實考驗著一個人的許多能力指標:在飼養昆蟲的過程要有足夠的愛心及耐心,在研究中必須有緊密的思考,考量任何變因的可能性,研究後得到的數據結果更要謹慎的再次驗證,以確保結果的可信度,最後,在報告編打的過程中,更是需要統整研究內容及操作簡單的表格製作軟體,另外,學業成績也必須兼顧,否則萬一為了科學研究而失去了原本該有的學習,那可就得不償失了。